东奔西逃

东奔西逃[dōng bēn xī táo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东奔西逃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东奔西逃的拼音

东奔西逃 dōng bēn xī táo

东奔西逃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同“东逃西窜”。
成语出处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打过多少次败仗,东奔西逃,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。”
成语繁体東奔西逃
成语简拼dbxt
成语注音ㄉㄨㄙ ㄅㄣ ㄒㄧ ㄊㄠˊ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指到处乱跑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近代成语
近 义 词东奔西窜
成语例子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打过多少次败仗,东奔西逃,最后决定了和汉家和好的大计。”

成语东奔西逃的相关内容

东奔西逃的意思

东奔西逃的拼音

通情达理:对事理认识得透彻、明了。指说话、做事很讲情理。通、达:明白、通晓。通达人情事理。

道尽涂殚:涂:通“途”;殚:尽。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。比喻穷途没路,末日来临。

傲世轻物:傲世:傲视当世;轻:轻视;物:他人或环境。鄙弃世俗,看不起别人。指孤高自傲,处世不与一般流俗苟同

道高魔重:形容法力高强。

餐风宿草: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。

成语【东奔西逃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0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