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罪吊民[fá zuì diào mí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伐罪吊民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伐罪吊民的拼音
伐罪吊民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伐:讨伐。吊:慰问。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南朝(梁)任方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伐罪吊民,一匡靖乱。” |
成语繁体 | 伐辠弔民 |
成语简拼 | fzdm |
成语注音 | ㄈㄚˊ ㄗㄨㄟˋ ㄉㄧㄠˋ ㄇㄧㄣˊ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指锄强扶弱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吊民伐罪、伐罪吊人 |
成语例子 |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大王奋然举义,智者称为伐罪吊民。” |
英语翻译 | punish the tyrants and comfort the people |
成语伐罪吊民的相关内容
伐罪吊民的意思
凡欲兴师动众,伐罪吊民
传圭袭组:谓取得功名。圭,古代帝王、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;组,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,转指官印。
荡气回肠: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。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。荡;摇荡。回;回旋。
洞心骇耳:形容使人震惊。
同条共贯:条:枝条;贯:钱串。长在同一枝条上。比喻事理相通,脉络连贯。
意马心猿:形容心思不定,好象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
成语【伐罪吊民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0:40
- 上一篇:伐异党同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