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旗息鼓[juǎn qí xī gǔ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卷旗息鼓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卷旗息鼓的拼音
卷旗息鼓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犹偃旗息鼓。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,不让敌人觉察。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清 孙郁《绣帏灯 公讨》:“须等那不贤之妇亲口道允,我等才卷旗息鼓,暂宽一时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卷旗息皷 |
成语简拼 | jqxg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停止斗争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近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偃旗息鼓 |
反 义 词 | 大张旗鼓 |
成语例子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31回:“比量得过,我们便卷旗息鼓,回去本山。” |
成语卷旗息鼓的相关内容
卷旗息鼓的意思
卷旗息鼓是成语吗
上情下达: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。
大惑不解: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
暴内陵外:暴:残害;陵:同“凌”,侵犯,凌侮。对内残害百姓,对外欺压弱小
鹄面鸠形:①面容枯樵,形体瘦削。形容饥疲的样子。②指枯樵瘦削的人。
惊魂摄魄:见“惊魂夺魄”。
成语【卷旗息鼓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2:32
- 上一篇:卷甲倍道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