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音察理

聆音察理[líng yīn chá lǐ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聆音察理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聆音察理的拼音

聆音察理 líng yīn chá lǐ

聆音察理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成语繁体聆音詧理
成语简拼lycl
成语注音ㄌㄧㄥˊ ㄧㄣ ㄔㄚˊ ㄌㄧˇ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观颜察色
成语例子要多思多想,一窍通,百窍通,聆音察理,随机应变。★包蕾《猪八戒学本领》

成语聆音察理的相关内容

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的意思

聆音察理鉴貌辨色的意思

贩贱卖贵:同“买贱卖贵”。

学浅才疏:才能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
釜鱼幕燕:生活在锅里的鱼、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语出南朝梁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今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

自业自得:业:造作;得:获得,取得。佛家语,指自作自受。

倒戈卸甲:比喻放下武器认输。

成语【聆音察理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3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