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同即异[qì tóng jí y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弃同即异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弃同即异的拼音
弃同即异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。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吉也闻之,弃同即异,是谓离德。” |
成语繁体 | 棄同即異 |
成语简拼 | qtjy |
成语注音 | ㄑㄧˋ ㄊㄨㄙˊ ㄐㄧˊ ㄧˋ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例子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传闻而欲伟其事,录远而欲详其迹,于是弃同即异,穿凿傍说,旧史所无,我书则传。” |
成语弃同即异的相关内容
弃同即异造句
弃同即异晋国杞国
朝云暮雨:暮:傍晚。早上是云,晚上是雨。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,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。
蠹国耗民:危害国家和人民。同“蠹国害民”。
撑肠拄肚:腹中饱满。比喻容受很多。
孤鸾寡鹄:孤鸾:无偶的友鸾,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;寡鹄:比喻寡妇。指失偶的男女。
计穷力诎:见“计穷力屈”。
成语【弃同即异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4:10
- 上一篇:弃琼拾砾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