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国殃民

辱国殃民[rǔ guó yāng mí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辱国殃民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辱国殃民的拼音

辱国殃民 rǔ guó yāng mín

辱国殃民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使国家受辱,人民遭殃。亦作“辱国殄民”。
成语出处《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》:“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,陷害了赵愚丞相,罢黜道学诸臣,轻开边衅,辱国殃民。”
成语繁体辱國殃民
成语简拼rgym
成语注音ㄖㄨˇ ㄍㄨㄛˊ ㄧㄤ ㄇㄧㄣˊ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辱国殄民
成语例子夷人放肆,无恶不作,皆由官无血性,恬不识羞,以致辱国殃民。★郭沫若主编《中国近代史》第一章

成语辱国殃民的相关内容

辱国殃民的意思

辱国殃民是成语吗

傲慢无礼:指态度傲慢,不讲礼貌

劳筋苦骨:谓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
仗义疏财:讲义气;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。

纲挈目张:指撒网时,举起网上的大绳,所有网眼都张开。比喻抓住主要环节,以带动其余;或抓住要领,条理分明。同“纲举目张”。

画荻和丸: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同“画荻丸熊”。

成语【辱国殃民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4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