啼啼哭哭

啼啼哭哭[tí tí kū k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啼啼哭哭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啼啼哭哭的拼音

啼啼哭哭 tí tí kū kū

啼啼哭哭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哭泣不止。
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只见许多男女,啼啼哭哭,在街上过。”
成语繁体嗁嗁哭哭
成语简拼ttkk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指哭泣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哭哭啼啼
成语例子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20回:“俺女儿金莲时常想起了他,就要啼啼哭哭。”
俄语翻译заливáться плáчем

成语啼啼哭哭的相关内容

啼啼哭哭是成语吗

啼啼哭哭是什么意思

从容不迫:从容:不慌不忙;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临事不慌不忙;镇定沉着。

半死辣活:指死又死不了,活着又受罪。

古色古香: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

如有所失: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。

天高皇帝远:原指偏僻的地方,中央的权力达不到。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,遇事自作主张,不受约束。

成语【啼啼哭哭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1 15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