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屈大申[xiǎo qū dà shē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小屈大申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小屈大申的拼音
小屈大申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隙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杨光以发辉也。” |
成语简拼 | xqds |
成语注音 | ㄒㄧㄠˇ ㄑㄩ ㄉㄚˋ ㄕㄣ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小屈大伸 |
成语故事 |
三国后期,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,宦官黄皓专权,和陈袛表里为奸。秘书令史绤正忠心耿耿,同时很会周旋。他认为小的地方要忍耐后才能大有作为。刘禅在蜀亡后被押往洛阳,只有绤正舍妻丢子只身去随侍 |
成语小屈大申的相关内容
少年老诚:见“少年老成”。
活蹦乱跳:欢蹦乱跳。
伤心蒿目: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。
通今博古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警愦觉聋:发出很大的声音,使昏聩的人觉醒,耳聋的人感知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
成语【小屈大申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0:06
- 上一篇:潇洒风流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