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贤举能

选贤举能[xuǎn xián jǔ né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选贤举能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选贤举能的拼音

选贤举能 xuǎn xián jǔ néng

选贤举能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选举贤人;荐举能人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 食货志上》:“设官分职,选贤任能,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,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。此义不可不知也。”
成语繁体選賢舉能
成语简拼xxjn
成语注音ㄒㄨㄢˇ ㄒㄧㄢˊ ㄐㄨˇ ㄣㄥˊ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褒义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辨形贤,不能写作“弦”。
近 义 词任人唯贤、知人善任、量才录用
反 义 词任人唯亲、拉帮结派、结党营私
成语例子郭沫若《历史人物 屈原研究三》:“他主张德政,主张选贤举能,主张大一统。”
英语翻译select and recommend the good men and able men

成语选贤举能的相关内容

呼朋引类:朋:朋友;引:带领;呼:呼唤;类:同类。指叫唤;招引同类的人。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。

着三不着两: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,考虑欠周,注意这里,顾不到那里。

谁是谁非:犹言谁对谁错。

干净利落: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

君臣佐使:原指君主、臣僚(文武官员)、僚佐(辅助别人的人)、使者(奉命办事的人)四种人;他们在一国之内;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。后来也用以比喻中医处方

成语【选贤举能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0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