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均力敌

智均力敌[zhì jūn lì dí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智均力敌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智均力敌的拼音

智均力敌 zhì jūn lì dí

智均力敌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《宣和书谱·行书二·虞世南》:“[虞世南]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
成语繁体智均力敵
成语简拼zjld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《宣和书谱·行书·虞世南》:“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称,议者以谓欧之与虞智均力敌。”

成语智均力敌的相关内容

势均力敌是什么意思

智均力敌是什么意思

华冠丽服:冠:帽子。形容衣着华丽。

香草美人: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
多闻强记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
村哥里妇:谓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
弹尽粮绝:打仗时弹药用完;粮食也吃完了。形容情况困窘;处境危急。

成语【智均力敌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1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