晬面盎背[zuì miàn àng bè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晬面盎背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晬面盎背的拼音
晬面盎背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谓德性表现于外,而有温润之貌,敦厚之态。指有德者的仪态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利智根于心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其生色也,晬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 |
成语繁体 | 晬靣盎背 |
成语简拼 | cmab |
成语注音 | ㄗㄨㄟˋ ㄇㄧㄢˋ ㄤˋ ㄅㄟ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德之人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例子 | 宋·袁甫《马实夫君子堂记》:“晬面盎背,阳发其华,归根复命,阴结其根也。” |
成语晬面盎背的相关内容
晬面盎背什么意思
晬面盎背怎么读
跋前疐后:同“跋胡疐尾”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飘萍断梗: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。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。
王孙公子:旧时贵族、官僚的子弟。
官虎吏狼:官如虎,吏如狼。形容官吏贪暴。
配套成龙:搭配起来,成为完整的系统。
成语【晬面盎背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2:02
- 上一篇:挦绵扯絮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