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皦不昧

不皦不昧[bú jiǎo bú mè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不皦不昧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不皦不昧的拼音

不皦不昧 bú jiǎo bú mèi

不皦不昧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皦:清白、清晰;昧:糊涂。形容恍恍忽忽,难以捉摸
成语出处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一者,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”
成语注音ㄅㄨˋ ㄐㄧㄠˇ ㄅㄨˋ ㄇㄟˋ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南朝·齐·王山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惟恍惟惚,不皦不昧,莫系于去来,复归于无物。”

成语不皦不昧的相关内容

不皦不昧是什么意思

不皦不昧造句

洗心革面:洗心:消除邪恶的思想;革面:改变旧的面目。比喻彻底悔改;重新做人。

沉静寡言:性格深沉文静,不爱多说话。

莺声燕语: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原形容大好春光。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。

偭规越矩:偭:违背;越:逾越;规、矩:一定的标准、法则和习惯。违反正常的法则。

不痒不痛:既不痛也不痒。比喻不中肯,没触及要害,不能彻底解决问题

成语【不皦不昧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2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