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父杜母

召父杜母[zhào fù dù mǔ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召父杜母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召父杜母的拼音

召父杜母 zhào fù dù mǔ

召父杜母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召:指两汉召信臣;杜:指东汉杜诗。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成语注音ㄕㄠˋ ㄈㄨˋ ㄉㄨˋ ㄇㄨˇ
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称赞地方官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明·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第一卷:“召父杜母,雍友杨师。”
成语故事
西汉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和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,这两人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都能为民兴利,开凿水利沟渠,开垦荒地与坡地,广拓耕田,注重农业的发展,深受老百姓的爱戴,被老百姓称为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
成语召父杜母的相关内容

召父杜母是什么意思

召父杜母成语典故

稽古振今: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,以振兴现代。

争多论少: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。形容斤斤计较。

耳濡目染:濡:音如;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;眼睛经常看到;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风流雨散:散:分散。风吹过,雨飘散,踪迹全消。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飘零离散

汪洋大肆:形容文章、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,潇洒自如。同“汪洋自肆”。

成语【召父杜母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2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