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券弃债

折券弃债[shé quàn qì zhà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折券弃债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折券弃债的拼音

折券弃债 shé quàn qì zhài

折券弃债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券:泛指票据、凭证。指销毁债券,不再索偿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岁竟,比两家常折券弃债。”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折券弃债的相关内容

折券弃债的意思

折券弃责是什么意思

天南地北:一个天南;一个地北。形容分离两地;相隔很远。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。

食甘寝安:见“食甘寝宁”。

移缓就急:放开缓办的事,去做急于要办的事。

丰筋多力: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

穷阎漏屋:穷阎:偏僻的里巷;漏屋:通“陋”,狭小的房屋。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

成语【折券弃债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3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