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头跣足

披头跣足[pī tóu xiǎn zú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披头跣足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披头跣足的拼音

披头跣足 pī tóu xiǎn zú

披头跣足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跣足:光脚。头发散乱,打着赤脚。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军士曰:‘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,相随一伙百姓妇女,投南而走。’”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蓬头跣足
英语翻译with disordered hair and bare feet

成语披头跣足的相关内容

披头跣足是什么意思

披头跣足是成语吗

无是无非:没有是与不是。比喻空闲没有事情

天涯地角: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

家贫亲老:家里贫穷,父母年老。旧时指家境困难,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。

垂头丧气:垂头:耷拉着脑袋;丧气:失去志气;情绪低落。耷拉着脑袋;有气无力。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。

青霄白日:犹言青天白日。比喻心地光明。

成语【披头跣足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4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