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笏披袍[bǐng hù pī páo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秉笏披袍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秉笏披袍的拼音
秉笏披袍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秉:执持;笏: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;披袍:身穿官服。比喻做官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明·无名氏《破风诗》第二折:“圣朝辅佐必良才,野有贤人久困埋,今朝察访当推举,秉笏披袍拜御阶。”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官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秉笏披袍的相关内容
秉笏披袍近义词
秉笏什么意思
扶危拯溺:溺:落水。扶助危难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横见侧出: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。
十寒一暴:冻十天,晒一天。比喻做事时而抓紧,时而懈怠,进展不快。
金印紫绶: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
枭视狼顾:如枭盯视,如狼频顾。形容行动警惕,有所畏忌。
成语【秉笏披袍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4:34
- 上一篇:秉旄仗钺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