恍恍忽忽

恍恍忽忽[huǎng huǎng hū h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恍恍忽忽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恍恍忽忽的拼音

恍恍忽忽 huǎng huǎng hū hū

恍恍忽忽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:‘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!’”
成语繁体怳怳忽忽
成语注音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ㄏㄨ ㄏㄨ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神志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近代成语
近 义 词恍恍惚惚
英语翻译faintly

成语恍恍忽忽的相关内容

恍恍忽忽和恍恍惚惚

恍恍忽忽的意思解释

丁宁告戒:丁宁;再三嘱咐。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

江南海北:大江之南,大海之北。形容地域广阔,

东迁西徙:谓四处迁移,居止不定。

山崩地坼: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。

点金作铁:见“点金成铁”。

成语【恍恍忽忽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5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