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皮著骨

粘皮著骨[zhān pí zhe gǔ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粘皮著骨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粘皮著骨的拼音

粘皮著骨 zhān pí zhe gǔ

粘皮著骨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粘:粘贴,胶合。形容言行办事不干脆爽利,执着刻板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》第18卷:“其深浅在人,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。”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办事刻板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粘皮带骨、粘皮着骨

成语粘皮著骨的相关内容

镜花水月:镜子里的花;水中的月亮。比喻虚幻的景象。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。

山包海汇:包:包容;汇:众水会合。汇聚。比喻包罗万象

归真反璞:归:返回;真:天然,自然;璞:蕴藏有玉的石头,也指未雕琢的玉。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

重岩叠嶂: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

抱头缩项:项:颈的后部。形容畏缩不敢出斗的样子

成语【粘皮著骨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5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