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于心应于手[dé yú xīn yīng yú shǒu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得于心应于手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得于心应于手的拼音
得于心应于手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得:获得,领悟;应:适应。领悟到要领,做起来顺手。形容功夫到家,心手相应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得于心應于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得心应手 |
成语例子 | 宋·欧阳修《书梅圣俞稿后》:“乐之道深矣,故工之善者,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。” |
成语得于心应于手的相关内容
得于心应于手的意思
得于心应于手会于意
粘吝缴绕:粘:粘贴,胶合;吝:贪;缴绕:烦琐。形容下棋一味贪子纠缠,烦琐不堪
甲乙丙丁: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。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
推心置腹: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。比喻真诚待人。推:拿出;置:安放。
彰善瘅恶:彰:表明、显扬;瘅:憎恨。表扬好的,斥责恶的。
不理不睬: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,漠不关心
成语【得于心应于手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5:55
- 上一篇:掉嘴弄舌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