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东暮西

朝东暮西[cháo dōng mù x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朝东暮西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朝东暮西的拼音

朝东暮西 cháo dōng mù xī

朝东暮西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朝:早晨。早晨在东,晚上在西。指行踪不定。比喻变来变去,不专一
成语出处明·徐霖《绣襦记·闻信增悲》:“如今他在那里,朝东暮西,那有踪迹。”
成语繁体朝東暮西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朝西暮东
成语例子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·托媒》:“十郎,奴家失身青楼,朝东暮西,理当生受。”

成语朝东暮西的相关内容

朝东暮西什么意思

朝东暮西的拼音

顺人应天:同“顺天应人”。

起早睡晚:起得早,睡得晚。早晨起床,晚上睡觉,指日常生活起居

韩潮苏海: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,如海如潮。

遗簪坠屦:遗:遗失;坠:掉落;屦:鞋子。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。后指不忘旧友叫“不弃遗簪坠屦”。

相因相生:互相承袭,互相促进。

成语【朝东暮西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6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