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起萧墙

祸起萧墙[huò qǐ xiāo qiá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祸起萧墙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祸起萧墙的拼音

祸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

祸起萧墙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;用作屏风。比喻家里、内部。祸乱从内部发生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成语繁体禍起蕭墙
成语简拼hqxq
成语注音ㄏㄨㄛˋ ㄑㄧˇ ㄒㄧㄠ ㄑㄧㄤˊ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萧,不能读作“sù”。
成语辨形萧,不能写作“肖”或“肃”。
近 义 词同室操戈、萧墙之祸、尺布斗粟
反 义 词敌国外患、兵临城下、大军压境
成语例子不照这么办法,恐祸起萧墙,势且波及全国,总统不如通权达变,暂歇风潮为是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八十回)
英语翻译trouble breaks out at home.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。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,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。孔子说:“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,恐怕要祸起萧墙了。”

成语祸起萧墙的相关内容

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

祸起萧墙的萧墙指什么

撒泼放刁:耍赖撒野。举动粗蛮,无理取闹。

拽巷攞街:见“拽巷啰街”。

犬牙盘石: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高帝封王子弟,地犬牙相制,此所谓盘石之宗也,天下服其强。”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“犬牙盘石”。

夜宿晓行:天黑就住下,天亮就赶路。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

缄口结舌:闭口不说话。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。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。

成语【祸起萧墙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7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