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不苟[yī zì bù gǒu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字不苟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一字不苟的拼音
一字不苟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6卷:“杜子美改罢长吟,一字不苟。” |
成语简拼 | yzbg |
成语注音 | ㄧ ㄗㄧˋ ㄅㄨˋ ㄍㄡˇ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字斟句酌 |
成语例子 | 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说到后来,嗓子沙了,还是一字不苟的喊下去。” |
成语故事 |
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:“绝岭秋风已自凉,鹤翻松露湿衣裳。前村月落一江水,僧在翠微开竹房。”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,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 |
成语一字不苟的相关内容
龙拏虎掷:犹言龙争虎斗。
凤箫鸾管:笙箫之类的吹奏乐。
后海先河:语本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。”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。
衣紫腰黄:身穿紫袍,腰佩金银鱼袋。大官装束,亦指做大官。
笼山络野:笼:笼罩;络:笼罩。指笼罩高山平原
成语【一字不苟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2 18:57
- 上一篇:一字褒贬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