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识书[mù bù shí sh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目不识书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目不识书的拼音
目不识书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第16卷:“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,颇有才思。” |
成语繁体 | 目不識書 |
成语简拼 | mbss |
成语注音 | ㄇㄨˋ ㄅㄨˋ ㄕㄧˊ ㄕㄨ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识字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目不知书 |
反 义 词 | 学富五车 |
成语目不识书的相关内容
目不识书是什么意思
目不识书是成语吗
侯服玉食:侯服:王侯之服;玉食:珍美食品。穿王侯的衣服,吃珍贵的食物。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
标新竖异:指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
纳垢藏污: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
短吃少穿:指衣食困乏
休声美誉:休:美好。美好的声誉。
成语【目不识书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0:10
- 上一篇:目不忍视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