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不落

一字不落[yī zì bú luò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字不落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一字不落的拼音

一字不落 yī zì bú luò

一字不落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落:丢下。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偶然两句吹到耳内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’”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读书等
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近代成语
近 义 词一字不差
成语例子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并和张金凤联婚一段,一字不落,也都据实的禀了他父亲。”

成语一字不落的相关内容

调三惑四:见“调三斡四”。

努牙突嘴:努:用力伸出或突出。形容愤怒的神态

夏虫疑冰: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
月夕花朝:月明的夜晚,花开的早晨。形容良辰美景。

心广体胖:原指人心胸开阔;外貌就安详。后用来指心情愉快;无所牵挂;因而人也发胖。广:宽广;开阔;胖:安泰舒适。

成语【一字不落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1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