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人不见小人怪[dà rén bú jiàn xiǎo rén guà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拼音
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怪:责备,埋怨。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不见怪,加以原谅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陈荫荣《兴唐传·闹花灯》第12回:“常言道:大人不见小人怪,宰相肚里能行船。一为他们无知,二看卑职面上,您就恕过他们吧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大人不見小人恠 |
成语注音 | ㄉㄚˋ ㄖㄣˊ ㄅㄨˊ ㄐㄧㄢˋ ㄒㄧㄠˇ ㄖㄣˊ ㄍㄨㄞˋ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求情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当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大人不记小人过 |
英语翻译 | a gentleman does not find fault with mean persons. |
成语大人不见小人怪的相关内容
大人不见小人怪的意思
大人不见小人怪是什么意思
不丰不杀:丰:厚;杀:减少。不奢侈也不啬俭。不增加也不减少。
风驰电赴:形容迅速赶赴。
月落乌啼: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。
冥漠之乡:见“冥漠之都”。
唯唯否否:唯唯:同意的应声;否否:别人说否,自己也跟着说否。形容虚与委蛇,不可置否。
成语【大人不见小人怪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1:14
- 上一篇:大事化小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