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无噍类[mín wú jiào lè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民无噍类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民无噍类的拼音
民无噍类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噍类:指能吃东西的动物,特指活人。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 |
成语繁体 | 民無噍類 |
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民不堪命 |
成语例子 | 这地方让敌人搞得民无噍类 |
成语故事 |
南宋时期,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,经过十年战争,很快要打到金国首都黄龙府。宋高宗一天之内发12道金牌命岳飞撤军。岳飞下令撤军,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哀求他们留下,说宋军撤走老百姓就再也没有活路了,金兵会反攻倒算的 |
成语民无噍类的相关内容
民无噍类是什么意思
民无噍类典故
绵延起伏:绵延:延续不断的样子。指高低起伏延续不断
革故鼎新: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旧的。
践土食毛: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毛,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。
熊经鸱顾: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。状如熊之攀枝,鸱之回顾。
散灰扃户:①在地上撒灰,将门户关锁。②旧时因以“散灰扃户”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。
成语【民无噍类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1:29
- 上一篇:目不给视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