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及私

言不及私[yán bú jí sī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言不及私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言不及私的拼音

言不及私 yán bú jí sī

言不及私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。比喻为官忠心,一心为国
成语出处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湛传》:“临终,与谢安、桓冲书,言不及私,惟忧国家之事,朝野甚痛惜之。”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一心为公
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一心为公
反 义 词自私自利
成语例子他始终保持言不及私、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
成语故事
公元371年,大臣王坦之极力劝谏简文帝不要让位给大司马桓温。简文帝死后,桓温辅佐幼主登基,桓温去世后,由王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。王坦之多次上书谏幼主要“尊尊亲亲,信纳大臣。”他自己言不及私,只是忧国忧民

成语言不及私的相关内容

言不及私的意思

言不及私下一句

违天悖人:违背天理人情。

披沙剖璞:披:分开。剖:剖开。璞:含有玉的石头。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,从石头里剖出美玉。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、挑选出所用的人才。

探头缩脑:小心胆怯张望貌。

花攒锦簇:形容五色缤纷、繁盛艳丽的景象。

人心大快:快:痛快。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,使大家非常痛快。

成语【言不及私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1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