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屦踵决

纳屦踵决[nà jù zhǒng jué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纳屦踵决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纳屦踵决的拼音

纳屦踵决 nà jù zhǒng jué

纳屦踵决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纳:穿;屦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着褴褛。
成语出处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成语繁体納屨踵决
成语简拼njzj
成语注音ㄣㄚˋ ㄐㄨˋ ㄓㄨㄙˇ ㄐㄩㄝˊ
感情色彩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定语;指生活贫困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捉襟见肘、纳履踵决
英语翻译be down at the heels

成语纳屦踵决的相关内容

纳屦踵决是什么意思?

纳屦踵决怎么读

寻寻觅觅:觅:找寻。指反复寻求探索。形容六神无主,像是找寻失掉的东西似的

纤腰楚楚:纤:细小;楚楚:鲜明整洁的样子。形容女子身材苗条秀美

舌战群儒:舌战:激烈辩论。儒:儒生,旧指读书人。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,驳倒对方的议论。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。

弘毅宽厚:弘毅:意志坚强,志向远大。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。

指天画地:本指道教画符。

成语【纳屦踵决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2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