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重味

食不重味[shí bù chóng wè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食不重味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食不重味的拼音

食不重味 shí bù chóng wèi

食不重味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味:菜肴。吃饭不要两样菜肴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《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
成语简拼sbcw
成语注音ㄕㄧˊ ㄅㄨˋ ㄔㄨㄙˊ ㄨㄟˋ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俭朴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食不二味、食不兼味
反 义 词大吃大喝、食案方丈、食必方丈
成语例子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8回:“却安于节俭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,后宫妃妾,衣不重彩,食不重味。”
成语谜语菜单

成语食不重味的相关内容

食不重味衣不重采

食不重味涉笔成趣打三个数字

哭天抹泪:形容哭哭啼啼。

厉世摩钝:指磨砺世人,使笨拙的人奋发有为。

鸾飘凤泊: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

桃夭李艳:桃李盛开。泛指春日美景。

拔树撼山:拔起大树,摇动高山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成语【食不重味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3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