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杵磨针[tiě chǔ mó zhē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铁杵磨针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铁杵磨针的拼音
铁杵磨针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明·郑之珍《目连救母·四·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;心坚杵有成针日。 ” |
成语简拼 | tcmz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|
成语结构 | 紧缩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铁杵磨成针、铁杵成针 |
成语例子 |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,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,并获儿童书法奖。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,才使铁杵磨针的。 |
英语翻译 |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. |
成语故事 |
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,常常逃学,到街上去闲逛。一天,李白又没有去上学,在街上东溜溜、西看看,不知不觉到了城外。暖和的阳光、欢快的小鸟、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,“这么好的天气,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?”走着走着,在一个破茅屋门口,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,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。李白走过去,“老婆婆,您在做什么?”“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。”老婆婆抬起头,对李白笑了笑,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。“绣花针?”李白又问:“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?”“当然!”“可是,铁杵这么粗,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?”老婆婆反问李白:“滴水可以穿石,愚公可以移山,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?”“可是,您的年纪这么大了?”“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,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”老婆婆的一番话,令李白很惭愧,于是回去之后,再没有逃过学。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,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。 |
成语铁杵磨针的相关内容
铁杵磨针的原文和译文
铁杵磨针故事
五色缤纷:指颜色繁多,非常好看。
存心养性: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僭赏滥刑:赏的不是有功的人,罚的不是有罪的人。泛指赏罚不当。
海屋筹添: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“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……一人曰:‘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尔(迩)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’”原谓长寿,后
枕戈寝甲: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
成语【铁杵磨针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4:22
- 上一篇:纸笔喉舌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