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自计

临危自计[lín wēi zì j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临危自计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临危自计的拼音

临危自计 lín wēi zì jì

临危自计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计:计算。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
成语出处后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吴溆传》:“人臣食君之禄,死君之难,临危自计,非忠也。”
成语繁体臨危自計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自私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反 义 词置之度外
成语例子大丈夫是不会临危自计的
成语故事
唐朝时期,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乱,自称建兴王,卢龙节度使朱滔也叛乱,自称冀王,而他的哥哥朱泚进攻长安自立为皇帝,改国号秦。唐德宗逃到奉天,只有大将军吴溆不临危自计,前去长安游说朱泚归降朝廷而被杀

成语临危自计的相关内容

临危自计的意思

临危自计造句

气度不凡:气:气质。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

好景不常: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。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。

功成不居:居:承当,占有。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,不去占为己有。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

蝇营狗苟:营:蝇飞的声音;苟:苟且。苍蝇飞来飞去;狗只图生存;不知羞耻;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。

古语常言:常言:习惯常说的话,如谚语、格言等。指流传时间久远,人们常说的话

成语【临危自计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4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