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逃之臣

逋逃之臣[bū táo zhī ché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逋逃之臣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逋逃之臣的拼音

逋逃之臣 bū táo zhī chén

逋逃之臣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逃亡的罪臣。
成语出处汉 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》:“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,无有二心,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,是贪一夫之得,而失一国之心。”
成语简拼btzc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;指逃犯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谜语逃犯

成语逋逃之臣的相关内容

逋逃之臣是什么意思

逋逃之臣打一生肖

弹冠振衿:见“弹冠振衣。”

君子固穷:君子:有教养、有德行的人;固穷:安守贫穷。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,不失节操。

支离繁碎:支离:分散。形容事物零散破碎,不成整体

涤故更新:涤除陈旧,换上新的。

附声吠影:比喻盲目附和。

成语【逋逃之臣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5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