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中三昧

此中三昧[cǐ zhōng sān mè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此中三昧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此中三昧的拼音

此中三昧 cǐ zhōng sān mèi

此中三昧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三昧:佛教用语,梵文音译词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绝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门修养之法。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。
成语出处唐·李肇《国史补·中》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
成语简拼czsm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;指这其中的奥妙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梁遇春《giles lytton strachy》:“斯特刺奇是沉溺于法国作家的英国人,所以很得了此中三昧。”

成语此中三昧的相关内容

此中三味打一数字

三昧含义

谬种流传:谬:错误、差错;引申为走了样的;不正确的;种:种子。比喻荒谬错误的东西(言论、学风流派等)一代代流传下去。

闲言碎语:①不满意的话;没有根据的话。②与正事无关的话。

描头画角:比喻刻意模仿,毫无新意

进退迍邅:犹言进退两难。

齿敝舌存:牙齿都掉了,舌头还留存。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,柔软的常能保全

成语【此中三昧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3 15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