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润之谮

浸润之谮[jìn rùn zhī zè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浸润之谮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浸润之谮的拼音

浸润之谮 jìn rùn zhī zèn

浸润之谮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”
成语繁体浸潤之譖
成语简拼jrzz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公平》:“时有言语,轻而易信,浸润之谮,为患特深。”
英语翻译insidious slander which gradually soaks into the mind

成语浸润之谮的相关内容

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

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读音

将天就地:谓以高就低。

首如飞蓬:首:头发;飞蓬:飞散的蓬草。形容头发未经修饰,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

狐媚猿攀: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,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。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。

薪烬火传:薪:木材。柴虽烧尽,火种仍留传。比喻师生传授,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

殊滋异味:殊:特殊;滋:滋味。奇异的滋味。指美味佳肴

成语【浸润之谮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08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