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裾而去

绝裾而去[jué jū ér qù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绝裾而去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绝裾而去的拼音

绝裾而去 jué jū ér qù

绝裾而去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绝裾:扯断衣襟。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尤悔》:“温公初受,刘司空使劝进,母崔氏固驻之,峤绝裾而去。”
成语繁体絶裾而去
成语简拼jjeq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拂袖而去
成语例子至于荆轲,力不足以谋无道秦,遂使绝裾而去,自取灭亡。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聂政》)

成语绝裾而去的相关内容

绝裾而去是什么意思

绝裾而去怎么读

穷寇莫追:穷寇:走投无路的敌人。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,以免敌人情急反扑,造成自己的损失。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。

将夺固与: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

蹑影追风:形容速度极快。

惟日不足:惟:只;足:够。只觉时日不够。

功成骨枯:语本唐曹松《己亥岁》诗之一:“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后以“功成骨枯”喻为了一己私利,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。

成语【绝裾而去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08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