绨袍之义

绨袍之义[tì páo zhī y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绨袍之义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绨袍之义的拼音

绨袍之义 tì páo zhī yì

绨袍之义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。
成语出处唐·高适《咏史》诗:“尚有绨袍赠,应念范叔寒。”
成语繁体綈袍之義
成语简拼tpzy
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;指不忘旧恩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绨袍恋恋
成语例子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霞》:“彼行虽贱,而祖德未斩;且与君为故人,亦宜有绨袍之义。”
成语故事
范雎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,须贾怀疑他通齐,回国后报告魏相。范雎含冤被打伤,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当上宰相。后来须贾出使秦国,范雎扮作穷人去见他。须贾见状就送他一件绨袍,待发现他是秦相时吓得一再谢罪。范雎没有杀他

成语绨袍之义的相关内容

绨袍之义的典故

绨袍之义是什么意思

官事官办:官事:公事。公家的事情按照规定的制度办理。指不徇私情或以制度为借口,毫不通融

兔葵燕麦:形容景象荒凉。

英雄短气: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

旷若发蒙:旷:空旷;开阔。蒙:眼睛失明。眼前突然开阔明朗,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。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,明达起来。

解粘去缚:解:消除;缚:拘束。解除粘着和拘束

成语【绨袍之义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09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