铤而走险

铤而走险[tǐng ér zǒu xiǎ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铤而走险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铤而走险的拼音

铤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

铤而走险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。铤:快跑的样子;走险:奔赴险地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 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则其人也,不德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
成语繁体鋌而走險
成语简拼trzx
成语注音ㄊㄧ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ㄧㄢˇ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成语辨形铤,不能写作“挺”。
成语辨析~与“逼上梁山”区别在于:~偏重于“走险”;指冒险行为;行为可以是好的;也可是坏的;“逼上梁山”偏重于“逼”;指被迫反抗采取的一种正义的行为。
近 义 词见义勇为、孤注一掷
反 义 词畏缩不前
成语例子碰了荒年,也少不了这班人,不然,闹出那铤而走险的,更是不得了了。 ★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
英语翻译take a risk
日语翻译やむをえず一(いち)か八(ばち)かの行動(こうどう)に出(で)る
俄语翻译лезть на рожон <рисковáть>
其他语言<法>affronter hardiment le péril <faire face au danger>
成语谜语孕妇过独木桥
歇 后 语大肚子踩钢丝;鼻梁骨上推车子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晋灵公为扩大实力争当霸主,在扈地会合诸侯,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,怀疑他对付自己。为缓和矛盾,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,信中表示愿意友好,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,而没必要造成双方铤而走险去打仗

成语铤而走险的相关内容

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

铤而走险什么意思

材雄德茂:指才德杰出。

沉滓泛起:已经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。

瞒心昧己:昧:欺瞒。违背良心干坏事。

乐在其中:乐:快乐;乐趣。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。

掂梢折本:垫钱亏本。梢,钱的市语。

成语【铤而走险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09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