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上谈兵[zhǐ shàng tán bī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纸上谈兵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纸上谈兵的拼音
纸上谈兵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在纸上谈论用兵(兵:打仗;用兵)。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,只说而不去实行。” |
成语繁体 | 紙上談兵 |
成语简拼 | zstb |
成语注音 | ㄓㄧ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ㄧㄥ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当代成语 |
成语辨析 | 见“夸夸其谈”(582页)。 |
近 义 词 | 坐而论道、华而不实、画饼充饥 |
反 义 词 | 埋头苦干、脚踏实地 |
成语例子 |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,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,毕竟书生之见,全是纸上谈兵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) |
英语翻译 | 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 |
日语翻译 | 机上(きじょう)の空論(くうろん),ペーパー·プラン |
俄语翻译 | воевáть на бумáге <пустáя болтовня> |
其他语言 | <德>kriegführung auf dem papier <vom grünen tisch aus schlachten schlagen><法>discussions en l'air <ne connaǐtre la guerre que sur le papier> |
成语谜语 | 《孙子》;军书;军事论文;赵括打仗 |
歇 后 语 | 军事论文 |
成语故事 |
战国时期,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,大败入侵的秦军,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。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,从小熟读兵书,张口爱谈军事,别人往往说不过他。因此很骄做,自以为天下无敌。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,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,并且说:“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、如果用他为将,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。”果然,公元前259年,秦军又来犯,赵军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县附近)坚持抗敌。那时赵奢已经去世。廉颇负责指挥全军,他年纪虽高,打仗仍然很有办法,使得秦军无法取胜。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,就施行了反间计,派人到赵国散布“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”的话。赵王上当受骗,派赵括替代了廉颇。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,死搬兵书上的条文,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,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,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。 |
成语纸上谈兵的相关内容
冷嘲热骂:尖刻的嘲笑和谩骂
拣精拣肥:指刻意选择,多方挑剔
齐家治国: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。
万目睚眦:睚:眼角;眦:眼框;睚眦:瞪眼睛。众人瞪目表示愤怒。
老生常谭:谭:同“谈”。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。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
成语【纸上谈兵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0:27
- 上一篇:咫尺之功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