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面儒生[bái miàn rú shē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白面儒生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白面儒生的拼音
白面儒生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:“温详之徒,皆白面儒生,乌合为群,徒恃长河以自固;若大军济河,必望旗震坏,不待战也。” |
成语繁体 | 白靣儒生 |
成语简拼 | bmrs |
成语注音 | ㄅㄞˊ ㄇㄧㄢˋ ㄖㄨˊ ㄕㄥ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同“白面书生”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白面儒冠、白面书生 |
成语白面儒生的相关内容
白面儒生的意思
白面儒生的发展过程
兄弟阋墙: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;也比喻内部争斗。阋:争吵;争斗。
绫罗绸缎: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。
宫墙重仞:宫:宫殿;重:多;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时为八尺,汉时为七尺。比喻学问渊博,不可企及
倚天拔地:倚天而立,拔地而起。极言魁伟雄奇。
赴汤投火: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
成语【白面儒生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0:33
- 上一篇:白面儒冠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