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里之才

百里之才[bǎi lǐ zhī cái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百里之才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百里之才的拼音

百里之才 bǎi lǐ zhī cái

百里之才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
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庞士元非百里之才。”
成语繁体百裏之才
成语简拼blzc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;称才能平常的人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百里才

成语百里之才的相关内容

百里之才是什么意思

百里之才是褒义还是贬义

直言极谏: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

真人不露相: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。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。

锦衣肉食:见“锦衣玉食”。

麟角凤毛:麟的角,凤的毛。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。

应天从物:应:接受。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

成语【百里之才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0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