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战之国

四战之国[sì zhàn zhī guó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四战之国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四战之国的拼音

四战之国 sì zhàn zhī guó

四战之国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《商君书 兵守》:“四战之国贵守战,负海之国贵攻战。”《史记 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之国也,其民习兵,伐之不可。”
成语繁体四戰之國
成语简拼szzg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之国也,其民习兵,伐之不可。”

成语四战之国的相关内容

四战之国是什么意思

四战之国贵守战,负海之国贵攻战翻译

毛手毛脚:做事粗心,不细致。

闭门扫迹:指杜绝宾客,不与来往。

重义轻财: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。

通宵彻旦:见“通宵彻昼”。

连城之璧:连城: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。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。璧:玉。非常珍贵的、非常值钱的美玉。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。

成语【四战之国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2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