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日而论[tóng rì ér lù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同日而论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同日而论的拼音
同日而论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犹言相提并论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论哉!” |
成语繁体 | 同日而論 |
成语简拼 | trel |
成语注音 | ㄊㄨㄙˊ ㄖㄧˋ ㄦˊ ㄌㄨㄣ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同日而言、同日而语 |
成语例子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国传》:“明公踵伯成之高,全不朽之誉,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!” |
英语翻译 | 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 |
成语同日而论的相关内容
风恬月朗:恬:平静,安适;朗:明亮。风静月明。形容夜色宁静幽美。比喻清白高洁
舍己芸人:指看重别人,轻视自己。
墨子泣丝:比喻人变好变坏,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。
直来直去:指来去途中不绕道、不停留,或指说话、做事不绕弯子
辞不获命:谓辞谢而未获允许。
成语【同日而论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2:11
- 上一篇:同日而道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