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尺之童

五尺之童[wǔ chǐ zhī tóng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五尺之童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五尺之童的拼音

五尺之童 wǔ chǐ zhī tóng

五尺之童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亦作“五尺之僮”。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
成语出处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中无伪;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”
成语简拼wczt
成语注音ㄨˇ ㄔㄧˇ ㄓㄧ ㄊㄨㄙˊ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儿童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五尺童子、五尺之僮
成语例子俺夫人治家严肃,有冰霜之操。内无应门五尺之童,年至十二三者,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。★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

成语五尺之童的相关内容

内无应门五尺之童

虽使五尺之童

鸣琴而治: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
置若罔闻:置:放;若:好像;罔:没有;闻:听见。放在一边;好像没有听见一样;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。

刀山火海: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。也作“火海刀山”。

揣时度力:揣度形势,估量自己的能力

七开八得:形容反反复复,十分周备。

成语【五尺之童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2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