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喉触讳

转喉触讳[zhuǎn hóu chù hu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转喉触讳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转喉触讳的拼音

转喉触讳 zhuǎn hóu chù huì

转喉触讳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各有主张,私立名字,捩手覆羹,转喉触讳。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、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成语繁体轉喉觸諱
成语简拼zhch
成语注音ㄓㄨㄢˇ ㄏㄡˊ ㄔㄨˋ ㄏㄨㄟˋ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按文字避忌,至禁用‘哉’字,真所谓转喉触讳者矣。★清·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忌用“哉”字》

成语转喉触讳的相关内容

转喉触讳典故

转喉触讳典故翻译

吞纸抱犬:吞纸充饥,抱犬御寒。形容家贫好学。

等因奉此:旧时公文用语。“等因”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“上文”;“奉此”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“下文”。现多比喻例行公事;官样文章。

白首相知:白首:白头发,引申为时间长。意谓老年知己。

不卑不亢: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

白丁俗客: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

成语【转喉触讳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3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