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轰而散

一轰而散[yī hōng ér sàn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轰而散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一轰而散的拼音

一轰而散 yī hōng ér sàn

一轰而散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,跑出去了。”
成语繁体一轟而散
成语注音ㄧ ㄏㄨㄥ ㄦˊ ㄙㄢˋ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吵吵嚷嚷地走散了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近代成语
近 义 词一哄而散
成语例子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二卷:“一轰而起,一轰而散,他逮不住领头人儿,看他有什么法子?”

成语一轰而散的相关内容

一轰而散的正确读音是什么

一轰而散还是一哄而散

满面红光:满面:整个面部。形容心情舒畅;精神健旺的样子。

民不安枕:安:安稳。人民不能安心睡觉。形容生活极不稳定

宁缺毋滥:宁:宁可;缺:缺少;毋:通“勿”;不要;滥:过多。宁可空缺一些;也决不降低要求。也作“宁缺勿滥”。

摘山煮海:摘:开发。开山炼铜,煮海取盐

惊见骇闻:见“惊耳骇目”。

成语【一轰而散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3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