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就之际

去就之际[qù jiù zhī j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去就之际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去就之际的拼音

去就之际 qù jiù zhī jì

去就之际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就:接近。指进退的分寸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,直以不能内审诸己,外受流言,以至于此。”
成语繁体去就之際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去就之分

成语去就之际的相关内容

去就之际是什么意思

去就之迹

丘壑泾渭:丘壑:山丘与坑谷;泾渭:泾水和渭水,比喻是非。比喻对事物的高低是非分得清

留中不发: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,不交议也不批答

金童玉女:传说中服侍仙人;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。泛指稚气无邪的男、女孩童。

弋人何篡:弋人:射鸟的人;篡:取得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旧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。

惶惶不安:惶惶:恐惧不安。指心中惊慌害怕;心神不安定。

成语【去就之际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4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