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智弃智

至智弃智[zhì zhì qì zh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至智弃智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至智弃智的拼音

至智弃智 zhì zhì qì zhì

至智弃智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智慧达到极点,就可舍弃智慧不用
成语出处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至智弃智,至仁忘仁,至德不德,无言无思。”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至智弃智的相关内容

至智弃智什么意思

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

胆大于身:犹言胆大如斗。谓无所忌惮。语出《旧唐书·李昭德传》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:“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”

吴越同舟:吴越:指吴国人和越国人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

大同境域:大同:所有地方都这样。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

靖言庸回:同“靖言庸违”。

登高必赋:登高:登上高处,指身临其境。赋: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,此借指创造。登上高处,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,触景生情,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,

成语【至智弃智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4 14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