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灶之计

减灶之计[jiǎn zào zhī jì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减灶之计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减灶之计的拼音

减灶之计 jiǎn zào zhī jì

减灶之计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”
成语繁体减竈之計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军事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故事
战国时期,韩国受到魏国的攻击向齐国求救,齐王派田忌为大将,孙膑为军师率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。魏军主帅庞涓急忙撤军救援。孙膑得知师兄庞涓撤军,就建议田忌采用减灶计来麻痹魏军。庞涓狂妄自大而轻敌,进入孙膑的包围圈被逼自杀

成语减灶之计的相关内容

减灶之计的成语典故

减灶之计是三十六计第几计

协心戮力:思想一致,并同努力。

移山跨海:移动山岳,跨越大海。比喻力量巨大。

麟肝凤髓:麟之肝,凤之髓。极言美味佳肴。

目不知书:见“目不识书”。

斗挹箕扬:比喻无实用。斗、箕皆星宿名,一象斗,一象箕,故以为名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;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孔颖达疏:

成语【减灶之计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5 10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