缊袍不耻[wēn páo bú chǐ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缊袍不耻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缊袍不耻的拼音
缊袍不耻的意思及解释
成语解释 | 缊袍:以乱麻、乱棉絮制成的袍子,指穷人穿的衣服;耻:丢脸。虽穿得破,而不认为可耻。比喻人穷志不穷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衣敝缊袍,与衣狐貉者立,而不耻者,其由(子路)也欤。”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缊袍不耻的相关内容
缊袍不耻的意思
缊袍不耻,志独超欤
得鱼忘荃:比喻已达目的,即忘其凭借。“荃”亦作“筌”。
雪中送炭: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。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。
电卷风驰:卷:收起;驰:急行。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
强食弱肉:同“弱肉强食”。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。
遥遥在望:在望:在望中;可看见。远远地可以看到。
成语【缊袍不耻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5 10:28
- 上一篇:葬用柔日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