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死地而后已

置之死地而后已[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yǐ]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置之死地而后已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置之死地而后已的拼音

置之死地而后已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yǐ

置之死地而后已的意思及解释

成语解释置:放置。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
成语出处《上饶集中营·集中营生活散记》:“天哪!人快要死了,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,难道真要‘置之死地而后已’吗?”
常用程度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当代成语

成语置之死地而后已的相关内容

置之死地而后已是什么意思

置之死地而后已意思

当家作主:作了家庭的主人。比喻对于分内的事务挑重担;尽心负责。也比喻人民有权力;有义务参加治理国家大事。

飞禽走兽:禽:鸟;兽:野兽。飞翔的禽鸟,奔跑的野兽。泛指鸟类和兽类。

积衰新造:衰:衰弱,衰微;造:建立,开始。长期衰颓而新近方才振兴

惇信明义:惇:重视;信:诚实。遵守信用,深明道义

鉥肝刿肾:同“鉥心刿目”。

成语【置之死地而后已】由四言堂汉语课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5-02-15 10:36